【酒店 ○ 餐饮】
◎ 苏州望族潘氏的老宅 苏州花间堂探花府酒店
发布:2015-10-13查看:8839次
溯河而行,跨过青石桥,穿过幽深的巷子,苏州望族潘氏的老宅,静静地伫立在南石子街上。潘家门第显赫,人称“贵潘”,家族之中,状元、探花、翰林、举人不胜枚举,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晚清重臣潘祖荫为咸丰二年探花,官至军机大臣,他酷爱金石收藏,所得西周青铜器大盂鼎和大克鼎,与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就曾收于此宅。如今,一座用园林文化浸润现代美学,将人文情怀融于星级服务的正宗顶级古宅酒店落地生根,苏州两千年的富贵雅,将用一座花间堂为你收藏。

潘宅占地3150平方米,正落由门厅、茶厅、正厅、内厅(攀古楼)、走马楼五进组成,五进皆为楼屋,四座四合院由五进楼厅围合而成,步入其中,一座比一座宽敞,一座比一座恢宏,一座比一进座精美,特别是潘家专门用来收藏青铜器的攀古楼,其前后两院,庑廊高大,户窗敞朗,砖雕精美、凭栏梁枋的木刻无不隽秀细腻。

在攀古楼两侧回廊,木楼板皆采用长11米的整块原木,上面还曾铺设磨细方砖,据说为潘氏收藏所需,既防火防潮,又能避免沉重的青铜器皿在搬运时伤及地板。在回廊的墙壁上,还有两处瞭望口,口洞成圆形,内置一块可推拉的大方砖,有通风、采光、瞭望、射击的功能,这在苏州古建中所见极少,目前仅发现潘宅一处,若非名门深府,绝无此等配置。

翻开出版于1958年的《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不仅存有九张南石子街潘宅的珍贵照片,还收录了三张手绘的建筑平面图和横断面图。

拍照和绘图的人叫陈从周,生于1918年,是同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学家。花间堂以陈从周先生的照片、图纸和专著为重要参照,运用正宗的古宅工法予以修缮。

宅子的东落原是潘家的花园,修缮前已面目全非,花间堂比对图稿精心复原,如今,三曲桥穿过一池碧水,太湖石环绕四周,玲珑多姿、堆叠有致。假山之上,清泉泛漫而下,形如瀑布。

山石之间,一座船舫临水而建,它外形似舟,却又置于陆地之上,因此俗称“旱船”,又叫不系舟,置身其中,不由得使人想起《红楼梦》里的藕香榭,试想中秋月圆之夜,风吹细浪,宛如月下行船,若效红楼置以潘家蟹宴,再有昆曲度水而来,又该是何等地惬意!

园子的南面有花厅,称“竹山堂”,是主人会客的场所,现在则是探花府的前台。置身其间,很多人都会被刻满花朵的青铜色长柜深深吸引,这独特的纹饰与用色,宛若记录在古老柜体上的神秘暗语,似乎在冥冥中注定了花间堂与酷爱青铜收藏的潘祖荫之间有着超越时空的交集,而所有的视觉彩色也由此抽离,柜体的青铜色、花朵的胭脂色、花蕊的萌黄色、枝蔓的花叶色、暗纹的栗皮色……它们在不同的空间互为主辅,交相辉映,以大胆的配色和今古融合的时尚外观,延展出了探花府里,不拘古法、气韵生动的设计美学。

设有前台的竹山堂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步入其中,音乐舒缓清雅,空气中若有似无地飘过缕缕墨香,让人忍不住想挥毫落纸,吟诗作画。其实,这味道来自一种特殊的熏香,它由探花府私家定制,会追随你的嗅觉,出现在不同的室内空间。

探花府的入住手续十分简洁,进门落座,自会有前台人员呈上表格,取送证件,而你要做的,只是在品茶的间隙,随手填一下个人信息。穿过园林,一路花香满径。攀古楼前,植有金桂和玉兰,寓意金玉满堂。带着花的祝语进入客房,感受到的是古典与现代的碰撞。

这里的家具用色沉稳,既蕴含苏式的精致与典雅,又有着十足的设计感。竹编的大床背靠着落地的巨幅水墨画,床垫采用独立的袋装弹簧系统,上下两面是东南亚天然乳胶棉,不仅环保防菌透气性好,且无噪音、不联动,翻转时不会影响到伴侣。

枕头采用仿鹅绒枕芯,既柔软舒适,又不会有天然鹅绒的特殊味道。当然,如果你更喜欢具有安神功效的荞麦或薰衣草枕头,也可以随心选用。

房内布草由国际顶级酒店集团供应商量身定做,盥洗和卫浴用品则选自TOTO的智能系列,除此之外,卫生间还配有可随时烘干衣物的电热毛巾架和全套的欧舒丹,而浴盐种类多达三种,客人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

在舒适惬意的环境中,耳朵的感受也不容忽视,探花府选用的是以对声音考究而闻名于世BOSE音响,客人可以连接手机,也可以聆听房内配置的减压CD,抛却烦扰,舒缓身心,把自己融化在音乐里。

探花府目前只有8间客房,但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零点餐厅对住店客人提供免费早餐,VIP包房可举行私家宴请,在这里,精选天然食材的苏式养生菜和潘府私房菜任人享用。

曾经用来陈列藏品的攀古楼,如今则成为多功能的休闲吧,可提供免费的下午茶和宵夜,若在房间呆倦了,不妨在此小坐,焚香煮茶、会友聊天,别有一番雅趣。若要摒念清修,只需独上高楼,抄经室里早已备好经卷。

竹山堂的二楼是会议室,空间开阔,设备齐全,而外观古雅的书写白板,则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叹。酒店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路大儒巷南石子街10号。








